郑重声明: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,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。仅供娱乐参考,请勿盲目迷信
  1. 首页  / 起名

成语罄竹难书的来历是怎样的 下列是成语的是

成语罄竹难书的来历是怎样的


与隋炀帝 有关
磬竹难书
释义 :罄:用尽;竹:竹简,用以写字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后泛指事实多,写不完。
出处 :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此皆乱国之所生也,不能胜数,尽荆越之竹,犹不能书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
下列是成语的是


1.鸡鸣狗盗(食客助孟尝君逃跑)
jī míng gǒu dào
〖解释〗鸣:叫;盗:偷东西。指微不足道的本领。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。
〖出处〗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载: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,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。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。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,孟得以逃回齐。
2.世外桃源(陶渊明笔下形容的世界)
shì wài táo yuán
〖解释〗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、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。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。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。
〖出处〗晋·陶潜《桃花园记》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,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。
3..罄竹难书(隋扬帝 )
qìng zhú nán shū
〖解释〗罄:尽,完;竹: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
〖出处〗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隋朝末年,炀帝杨广残暴统治,荒淫奢侈,大兴土木,征战连年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。早在炀帝..."罄竹难书"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砍尽竹林制成竹简,也难写完。比喻罪恶太多,无法写完。罄:空,尽。竹:指竹简。书:写
4.投笔从戎(张骞)
tóu bǐ cóng róng
〖解释〗从戎:从军,参军。扔掉笔去参军。指文人从军。
〖出处〗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大丈夫无他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,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
5.鞠躬尽瘁(诸葛亮 )
jū gōng jìn cuì,sǐ ér hòu yǐ
〖解释〗鞠躬:弯着身子,表示恭敬、谨慎;尽瘁:竭尽劳苦;已:停止。指勤勤恳恳,竭尽心力,到死为止。
〖出处〗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”
6.金屋藏娇(陈阿娇. 汉武帝)
jīn wū cáng jiāo
〖解释〗娇: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。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,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。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。也指取妾。
〖出处〗汉·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“若得阿娇作妇,当作金屋贮之也。”
7.好大喜功(汉武帝 )
hào dà xǐ gōng
〖解释〗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,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。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。
〖出处〗宋·罗泌《路史·前纪》卷四:“昔者汉之武帝,好大而喜功。”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屠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,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8.韦编三绝(孔子 )
wéi biān sān jué
〖解释〗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〖出处〗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孔子到了晚年,喜欢读《周易》。
春秋时期没有纸,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,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,必须用熟牛皮(韦)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。平时卷起来放着,看时就打开来。《周易》文字艰涩,内容隐晦,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,这样读夹读去,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(韦编三绝)。
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,孔子还是不满意,说:“如果我能多活几年,我就可以多理解些《周易》的文字和内容了。”
“韦编三绝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。
故事出自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

拓展资料:


现代用法


罄竹难书一语,最初形容"乱象极多",后多指"罪恶极多"。虽然亦有正面用法,指"善行"或"功绩极多",但一般引用此语时,多只用以"形容罪状之多"。在未说明的状况下使用正面用法,可能会造成误会。也可作"磬竹难书"。


以上就是关于罄竹难书指的是谁,成语“罄竹难书”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的全部内容,以及罄竹难书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
罄竹难书什么意思


罄竹难书的意思:本义为器中空,引申为尽,用尽。比喻事实(多指罪恶)很多,难以写完(古人写字用竹简,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)。



罄竹难书:[ qìng zhú nán shū ] 


【成语用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

【近义词】十恶不赦、罪大恶极、擢发难数、作恶多端


【反义词】宅心仁厚、丰功伟绩
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gzuo5.com